广电网络的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需要先还历史欠账!

热度:1 发布时间:2024-12-16 20:47:38来源:大发国际

  

广电网络的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需要先还历史欠账!

  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不是新技术,它从有线电视机一体化开始,已经有接近30年的历史。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有历史欠账。

  电视机尺寸、种类非常之多,它的销售需要一个高度统一和规模足够大的市场环境,才能让每个品种都具备足够的规模效应,让每一个人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电视产品。

  从2010年开始的三网融合,允许电信运营商与有线电视进行市场化竞争,有线电视公司就失去了自然垄断属性。这时,有线电视就应该进入市场化定价阶段,进行市场化改革。

  但是,只到现在,有线电视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启动,而且政府定价高于市场价。

  在《为什么中国广电离不开机顶盒?》一文,我们会看到,政府定价会导致有线电视公司捆绑机顶盒等一系列问题。

  高定价对有线电视而言不是件好事,会导致有线电视服务市场快速萎缩。一个萎缩的市场对有线电视一体机的需求很小。

  捆绑机顶盒的高价有线电视服务,几乎等于将有线电视送上了绞首架。如果再捆绑更高价的电视机,那就更难有活路了。

  有线电视服务捆绑销售,会导致市场范围缩小,不但逐渐偏离广播电视传输主责主业,也会降低对有线电视一体机的需求。

  捆绑销售很多都是不产生新价值,或者是减损价值的关联交易,比如免费赠送。它降低分工水平和竞争水平,减少用户的选择权,让价格传导机制失灵,降低市场效率,让用户看电视的成本增加。

  不论从市场实践角度,还是经济学理论角度,捆绑销售都被证明是降低生产力的行为。

  公司规模越大,捆绑销售对分工水平和创新的破坏力也就越大。结果就是降低市场创造财富的功能,政府税收、消费者福利也会降低。

  所以,捆绑销售在成熟的市场体制中是被严格禁止的,在我国也属于违反法律,但基本没人管。

  比如,电信运营商捆绑赠送IPTV业务和机顶盒,视频点播捆绑电视机,并没有带来广播电视传输技术进步,人们看电视的综合成本大幅度提高,形成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看电视贵、套娃收费等社会问题。

  在《有线电视安全分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一文,我们会看到,安全分离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消费者有选择权,进而激励竞争与创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只有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让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有充分的竞争,才能让市场行情报价传导机制有效,进而激励创新,促使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建议政府尽快出手,避免有线电视休克》一文,我们会看到,有线电视市场行情报价传导机制长期失灵,正在失去造血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只能收割适应能力弱的老年人群体,当然也伤害了自身的发展。

  这时,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发挥作用,尽快对有线电视进行市场化改革,让价格传导机制有效,以适应电视机对高度市场化的要求。

  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的本质,是网络与广播电视网这两个各自独立的网络,在开放的环境中连接电视机的融合。

  这在欧洲称为DVB-I,在我国也叫DVB+OTT,我们叫做三网融合2.0。

  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本质上是DVB+OTT终端,或者称其为三网融合2.0终端。

  《有线电视安全分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一文也提到,假如没有DVB+OTT终端市场,智能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市场也不存在。有线电视公司只能重复以往失败N次的电视机定制。

  现在的电视机已经是一个互联网终端。而有线电视DVB机顶盒仍然是安全捆绑封闭的广播电视终端。所以,这时的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一定是封闭的。

  要基于安全分离,从产业链相对较短,投资较小的DVB+OTT机顶盒开始做起。

  在DVB+OTT机顶盒上进行技术和市场验证后,再将技术和商业模式平稳转移到电视机,符合先立后破的发展逻辑。

  现在,电视机厂家已经转型成为网络视频运营商,并且基本垄断了电视机市场,在商业利益上与有线电视产生矛盾,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的推进,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

  虽然有线电视在DVB+OTT机顶盒市场上寻求突破的难度小于电视机,但仍需要有线电视服务有市场竞争力,形成三网融合时间窗口。

  这个竞争力,或者时间窗口,要么是有线电视服务价格很低,要么是可以传输超高清。

  政府对有线电视长期低效的计划经济运营负有责任,有必要帮助有线电视向市场化过渡,重新创造一个三网融合机会。

  就目前而言,政府购买有线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或者帮助有线电视升级全光广播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但这受制于政府的财力。

  另外,如果政府补贴有线电视终端,应该涵盖机顶盒和电视机,并且应该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范畴。

  进入《机顶盒将要灭亡?》一文,我们会看到,超高的性价比三网融合DVBC2机顶盒,率先上量的可能性最大。

  这应该是以旧换新的发力点。毕竟,机顶盒花钱少,更容易支持全光广播网和DVBC2,而花更多钱更换电视,一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解决三网融合2.0机顶盒的欠账越早,向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的过渡也就越早、越顺利,将来三网融合电视机的欠账也就越小。

  有线电视的市场化改革,本身就是一场面对市场、实事求是,认清计划经济弊端的思想解放。

  但是,从有线电视至今仍坚持政府定价不动摇,甚至认为政府定价必须雷打不动上看,思想解放或许是最大的一笔欠账。

  有线电视行业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思维,也是佛山广电经验在很多地方难以推广的根源。

  此外,在僵化的思想基础上,甚至还诞生了凡是IP化就是先进的,凡是DVB就是落后的荒唐理论,提高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成本,正在把有线电视推入深渊,并且正在体现在业绩上。

  在《有线电视到底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一文,我们会看到,有线电视的计划经济源于曾经的自然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有线电视获得收益,靠的是特许经营权的加持,而非以民为本的市场竞争。

  这容易导致有线电视在价值取向上依赖政府,官僚主义容易成为标配,甚至在漫长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将官僚主义思想固化,给老百姓留下了封闭垄断的不良印象。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有线电视,容易形成以权力为中心的封闭市场。封闭的CAS、封闭EPG、封闭的点播,甚至封闭广告系统,都成为进入有线电视市场的门槛,变成权力部门控制市场的工具。

  这不但提高机顶盒的市场进入门槛,同样也会提高电视机进入门槛,导致支持有线电视的终端成本很高。

  我们在《有线电视机顶盒成本为什么高?》一文,从技术角度介绍了有线电视机顶盒成本高的原因。

  在《制度缺失,会导致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失败!》一文,我们也能够正常的看到,机顶盒价格高的背后,是扭曲的激励机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经济规律。

  可见,机顶盒价格高并不全是腐败的结果,市场制度缺失起了关键作用。而市场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而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指导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起来。

  历届三中全会都有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是一项项开放包容的市场制度。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8月29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推进的,具备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要运用好已有的改革成果和重要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

  从去年以来,我们正真看到了政府的不懈努力,将双治理上升到政治高度,贯彻中央精神,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持续推进。